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落幕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10/20/2018     瀏覽 97 次

 

 

    潘志琪(中)的《二十四号大街》获评IDF 优秀纪录长片。

 

    昨晚,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行了闭幕式暨优秀纪录片分享会。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是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专业纪录片盛会。今年大会设立了评优、创投、论坛、工作坊等多个单元。

    昨晚,D20评优、创投单元的优胜者一一揭晓。

    今年纪录片大会D20评优的评审团大咖云集,评审团主席是前《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和著名纪录片导演、制作人应启明。评审有中国著名导演吕乐,英国著名导演、制片人、艾美奖得主理查德·戴尔,加拿大影评人卡梅隆·贝利,奥斯卡评委雪美莲,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总策划何苏六及中国纪录片导演、奥斯卡评委杜海滨。

    应启明表示,评审们会依据“创作者是用眼睛,还是用脑子,还是用心灵去拍的”来评判纪录片的优劣。

    在来自全球的20部入围纪录片中,浙江传媒学院老师潘志琪的《二十四号大街》获评“IDF 优秀纪录长片”。

    大时代下

    关注看似不起眼的人生

    《二十四号大街》拉开了一幅“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生存图景。

    该片缘起于导演潘志琪在自家楼下发现了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以自己搭建的小棚子生存于城市的缝隙中。

    通过七年的跟踪与观察,潘志琪辗转于城市与农村,记录了一幅快速经济发展和转型社会下小人物的生存图景——

    在建设中的杭州下沙24号大街上,来此谋生的外来务工者搭建起了他们的“家园”,离乡打拼三十多年的老苏与琴妹也在此开设简陋的餐馆。不过随着城市建设,老苏和琴妹不得不回到故乡。在外闯荡多年的他们,又将如何面对过去的家庭和已经物是人非的故土?

    潘志琪说,能拿到这个奖,他自己挺意外的。这几天参加纪录片大会,他和很多做纪录片的导演交流,发现大家在拍世界时,世界也在改变大家,但大家的创作初心没变。他十分感谢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的温暖、开放和包容。

    昨晚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潘志琪表示,一开始是想拍这条大街的变化,后来就越拍越多,还跟着老苏去了他们老家。

    生活该如何前行

    导演们用“记录”说话

    赵亮的《孤寂的声音》获评“D20 优秀纪录短片”。

    《孤寂的声音》讲述的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故事。片中的主人公——年逾八旬的老奶奶玛莉亚在三十多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中,被遣散到遥远的异乡生活。乡愁难平的玛莉亚与几个姐妹相约,偷偷地回到村子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如今,姐妹们相继离世,村子里只回荡着玛莉亚一个人“孤寂的声音”。

    韩国导演尹载皓和挪威女导演马尔特·沃尔凭《信》,获评“D20 优秀作者”。

    《信》讲述了有关两位导演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以通信的形式互相交换各自日常生活中的影像与思考。作品将人生中所谓的“要紧的大事”隐匿在背景中,以稀松琐碎的日常生活捕捉了时光流淌的痕迹。而观众以“他者”的身份走进两位导演与寻常人家大同小异的生活中,很容易掉转过头来审视、思量自身的生活。

    “2015年开始拍时,我和马尔特互相不认识,只是聊聊人生,我们拍这个电影也是想探索人生。拍的时候,发现我们的生活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对母亲的爱。拍摄时,我母亲去世了,她母亲也得了癌症。我们的拍摄变得十分艰难,一度快拍不下去了……现在电影拍完了,我们的妈妈也应该会很高兴。”尹载皓发表的感言令人感慨。

    范俭的《十年:吾儿勿忘》获评“D20 优秀系列纪录片”,汶川地震已走过十载,范俭、余润泽以4集30分钟的系列纪录片,讲述了那些不得不向前走的家庭所面临的新问题。

    日常生活中

    有社会性的记录意义

    陆庆屹的作品《四个春天》获评“IDF 评委会特别关注”。

    《四个春天》是导演陆庆屹记录其父母生存状态的一部家庭私影像。镜头流转于劳作、歌唱、出游山野、探亲访友、丧葬、欢聚别离……充满感染力的镜头里流露出一种原始的诗意。导演一家人用他们对时光的留恋来告诉观众“记录”的意义。

    虽然这个“量身定制”的表彰没有设置相应的奖金,但陆庆屹接过证书时仍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道“感谢”。

    范俭还以《爱过》获评“最具潜力发展计划”。

    《爱过》记录了两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与颠簸。纯粹的纪录式影像和唯美的意象化镜头交叉呈现出一段生命与家庭的动人故事。评委张真在评价这部作品时提到:“作品所提到的问题不仅是针对家庭内部的,更是社会性的。希望导演能在这部作品中提供给观众一种更为宽阔的时代话语。”

    许慧晶、董雪莹共同获评“IDF 优选提案”。《棒!少年》是导演许慧晶的第五部作品。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群问题少年,在曾经培养出60多名国手但已伤病缠身的老教练的带领下,脱离过去生活的影响找到自我,参加世界级比赛的经历。该作品在记录一群少年蜕变的同时,提供了诸多意义深刻的社会切片。

    有关现代青年男女婚恋问题的纪录片项目《炼爱》引起了关注女性话题的嘉宾侧目,该项目出自年轻导演董雪莹之手。董雪莹笑称深陷“剩女”魔咒的自己和相关的真实经历使她萌生了创作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