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百余年 “虎鎣”首次公开亮相

  來源 東方網    应妮    發表時間:01/29/2019     瀏覽 29 次

    

 

    1月29日,“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虎鎣”为西周晚期文物,原为清宫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劫掠后由其家族收藏。2018年11月23日,经中国有关部门多方面工作推动流失文物返还,“虎鎣”最终在被安全运回北京。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为一件文物策划主题展览,这对拥有140余万件藏品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是第一次。这件文物就是流失海外百余年刚刚回归的青铜器“虎鎣”。

    “虎鎣”原为清宫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劫掠后由其家族收藏。2018年3月,“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传出,中国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多方面工作,推动“虎鎣”追索返还祖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虎鎣”返还工作逐渐出现转机。4月底,境外买家表示愿将“虎鎣”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经过各方会商及协调后,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国驻英国使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稳妥有序地开展“虎鎣”的鉴定接收工作。2018年9月份,国家博物馆专家团队赴英对“虎鎣”进行鉴定。同年11月23日“虎鎣”顺利抵达北京并入藏国家博物馆。

    29日开幕的“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分为三大单元,第一单元为“西周礼器皇家旧藏”详细介绍了“虎鎣”的铭文、器型、纹饰和器座;第二单元“山河破碎流失海外”中,详细追述了“虎鎣”被劫始末;第三单元“跨国追索回归祖国”则对此次追索全过程进行了梳理。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这是该馆鲜有的以单一文物为主题策划的主题展览,全景式展现了“虎鎣”本身的器物特点和流传历史。以“虎鎣”为代表的流失海外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散回归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密切相关。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鎣”这种青铜器种类,国家博物馆特从馆藏珍品中挑选多件同类型或同用途的器物供观众一同欣赏,同时还专门为“虎鎣”制作了虚拟展示,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观众不仅可以亲眼目睹“虎鎣”真容,还可以通过虚拟互动展示项目仔细观察“虎鎣”每一个角度的细节。

    该展览为期一个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