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孩子同患“开学焦虑症” 你家中招了吗?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02/22/2019     瀏覽 95 次

    

 

    愉快轻松的寒假马上就要结束了,面对即将到来的开学季,不论是上幼儿园的“小豆丁”,还是小学、中学的大孩子,不想上学、不想做作业、生病逃避等“开学焦虑症”困扰着不少孩子。一般来说,“开学焦虑症”往往发生在学生身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会因为开学而焦虑,甚至比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什么是“开学焦虑症”?

    据央广网介绍,“开学焦虑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心理障碍,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医生认为这些表现都是人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被压抑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而造成的,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开学焦虑症”不是装病

    心理专家表示,当孩子出现上述情况时,家长不可轻易归类为“装病”,而应该帮孩子从“心”开始治疗,调整心态,减轻焦虑。

    泉州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林永乐在接受《泉州晚报》采访时表示,开学恐惧症和开学焦虑症是历来都存在的现象,多集中在性格内向的学生身上。成绩优异、追求完美的学生和适应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的学生是“开学焦虑症”的高发人群。

    存在开学焦虑的孩子中,很多是假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晚睡晚起。有些孩子一玩游戏,晚上一两点才睡觉,到中午才起。“这种情况下,家长要积极督促孩子调整生物钟。如果不及时调整,开学后孩子学习起来会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泉州妇女儿童心理服务中心主任徐雪娜提醒。

    

 

    家长为何也会焦虑?

    据新华网报道,对于家长来说,这种焦虑、紧张的情绪,多源自于对孩子校园生活的担忧,包括孩子的在校生活、学习状态、人际交往等方面。特别是一些小孩即将上幼儿园的家长,想起即将和子女短暂分离,不禁愁容满面,甚至还有的表现出焦虑、失眠等症状。

    家长在开学前会为孩子分班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等班级确认了,又开始焦虑孩子能不能和班级同学友好相处。除此之外,家长们还会担心孩子在新环境难适应、学习跟不上……

    备考学生的家长要焦虑的事情就更多了,孩子学习压力会不会太大,饮食营养能不能跟上,成绩波动起伏等等。

    

 

    视频截图。图文无关

    家长焦虑会影响孩子

    杭州市七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周国岭主任表示,“如今的家长与孩子学业捆绑之紧密前所未有,面对开学后的学业压力,家长会跟着紧张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家长应注意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否则这些负能量会进一步影响到孩子。像每天念叨就是错误的情绪宣泄,让原本不怎么紧张的孩子变得烦躁起来,反而对上学这件事更加反感。”

    解放军302医院心理门诊李琳主任解释说,孩子们经过了假期的休息,身心很多方面都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而小学生和初中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没有成人的时间那么长,小学生一般能保持15分钟,中学生能保持25分钟,如果给他们突然增加压力,很容易导致孩子们出现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甚至对开学产生恐惧、抵触的情绪。

    

 

    如何应对?家长带娃一起调整

    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还要为孩子们操心,双重压力下难免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其实,不必因此感到慌张,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即可。

    1、保持淡定,切勿慌张。家长应做好精神和物质两手准备,在避免自己陷入焦虑紧张状态的同时,积极引导孩子,要保持轻松愉悦,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2、加强自我调整,调整作息。除了自己调整作息,还要督促孩子早睡早起,形成有规律的生物钟,并每天抽时间跟孩子一起学习,这可以帮助孩子开学后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3、积极鼓励孩子跟同学、老师沟通联系,熟悉校园环境,以便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4、建立一种良好的家庭奖惩机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奖励,同时不过分指责孩子存在的问题,尊重孩子的个体成长规律,因材施教,与孩子多交流,引导化解孩子的困惑和不良情绪。

    5、避免攀比竞争,对孩子有正确的期望。在开学初始,家长不要一味追求学习成绩,使孩子感到压力巨大,从而产生抵触和恐惧的情绪。而是允许其有适应和转变的过程,积极引导和鼓励。

    6、情绪没有好和坏,适当的焦虑并非一件坏事,做好应对策略,不让自己长时间陷入焦虑即可。

    7、亲子之间多多沟通,有助于缓解彼此的压力,家长可以主动向孩子描述学校生活的状态以及可能遇到的情况,在轻松的氛围下聊聊感兴趣的话题,以此增进了解彼此的心理状态。

    8、如果问题较严重,家长应主动向老师或医师寻求指导,不应选择逃避。(完)

    编辑:何 艳

    校对:韩晶晶

    监审:郎荐辕

    中国搜索综合新华网、央广网、钱江晚报、楚天都市报、泉州晚报、辽沈晚报、健康时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