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多地兴起举办“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其中出现了一些铺张攀比、大操大办、流于形式的现象
外嫁女回乡聚会 别让好事变了味
今年元宵节,南宁某村举办的“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现场。记者 吕海锋摄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记者 吕海锋
近年来,“外嫁女集体回娘家”之风在广西多地兴起,并呈现出盛行之势。回娘家孝敬老人,本为一件好事,但在个别地方却出现盲目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对此,宾阳、巴马、钦州等地相继出台文件,要求党员干部不组织、不参与,对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要加强监督、正确引导。
1 比过年还热闹
2月19日,正值元宵佳节。当天上午10时,南宁市邕宁区龙岗村清平坡鞭炮声不断,进村小路的两边彩旗飘飘,195名外嫁女身穿大红旗袍,肩挑粽子发糕,步伐整齐地往娘家走去。浩浩荡荡的队伍吸引不少村民从屋子里走出来,一看究竟。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是清平坡的外嫁女——杨女士。今年54岁的杨女士,平时就是个活跃分子,是村里广场舞的带头人。说起组织这次活动的初衷,杨女士说:“正月初四的时候,看到很多地方都在弄,既然别人能搞起来,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搞。”第二天,杨女士和几名姐妹交流了心里的想法,“大家都很赞成,于是说干就干,接着我们发动村里的姐妹,得到很多人的响应”。
为给村里老人一个惊喜,活动没有事先通知。当天很多村民得知消息后,匆匆从市区赶回来帮忙。有些在外地的村民无法回来,还特意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并抱怨组织者没有提前告知。
参与了此次活动的小杨告诉记者,从筹备到实施,只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几个夜晚我们几乎没有睡觉,忙着各种事情,但是回到家,看到村子里的叔伯哥婶出门迎接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值得了。大家都说,以后年年都要搞。”
当天,村民杨明(化名)还主动把自家的房屋腾出来,当作活动的主场地,“村里很久没有这么喜庆了,大家聚在一起,比过年还热闹”。
杨明说,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整个村子在不久后会拆迁,村民将各奔东西,“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因此村民格外珍惜这种团聚的机会”。
2 全区多地兴起
2018年11月,宾阳县新桥镇曾出台文件,要求狠刹外嫁女回乡聚会铺张浪费之风。 网络图片
“外嫁女集体回娘家”,顾名思义,就是外嫁女(有的地方称出阁女或外嫁金花)以村屯为载体,以省亲尽孝、增进感情等名义,有组织有规模地回娘家聚会。该活动由群众自发组织,但从何时开始,起源于何处,目前无官方说法。
通过网络搜索“广西”“外嫁女”等关键词,发现在南宁、柳州、桂林、来宾、贵港、玉林、河池、梧州等多地均有举办相关活动的信息。
2019年2月8日,农历正月初四,广西多地举行了“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拜年”的活动。例如:合浦县常乐镇西城村、藤县濛江镇莲垌村、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金竹(圣斗侗寨)、合山市河里镇甘林村马王屯等。
据了解,相关活动基本由外嫁女提议牵头,然后姐妹们之间自筹资金,主动参与,村中叔伯兄弟帮助策划。活动内容大同小异,有迎接、祭祖、聚餐、文艺晚会等。
3 活动有点变味
不少人认为,“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既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增进村民之间的感情,也能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但近段时间,一些地方却出现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甚至有铺张浪费之嫌。
“我们村是最低出800元,欢迎多出多捐。”小黄是来宾市小平阳人,今年还没有结婚。但是她们村的姐妹团早在年前就有约定,不管是已经结婚的还是有男朋友的,从正月初二起,都要回村里去参加排练,准备正月初四回娘家活动。
“其实,这个活动就是近年才兴起来的,以前我们这并没有集体回娘家的传统。”小黄说,她原本打算和亲属在南宁过年,然后一起外出旅游。为了这个活动,她不得不大年初一就抛下亲戚朋友,回去排练。接下来几天天气十分寒冷,她还因此被冻得感冒咳嗽。
记者从多地搜集的情况了解到,目前举办一场百人以上的类似活动,少则需要五六万元,多则达到15万元。租服装、铺地毯、摆宴席、搞晚会已成为活动的标配,有些地方还聘请策划公司,有明星助阵。
“虽说是自愿参加、自愿捐款,但假如真的不参加,以后家里遇上红白喜事,村里人也许不会出手帮忙。”一名村民指出,由于村民之间沾亲带故,这种名义上的“自愿”,实际上成了隐性的“强迫”。
4 需要正确引导
据了解,在2018年10月16日,宾阳县一名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反映,“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已演变成为跟风、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如果凑集的费用用在生产发展上,可以改善多少个村的环境啊”。
2018年12月7日,宾阳县委官方回复称,宾阳县部分镇、村确实存在外嫁女节日回娘家举办庆祝活动的现象,活动大多围绕忠孝祖辈、感恩父母、传承文化美德、增进姐妹情谊等主题开展,但有个别地方活动存在讲排场、村与村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
据了解,从2018年11月至今,钦州市钦北区、宾阳、巴马等地先后下发了《关于狠刹外嫁女回乡聚会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的通知》。《通知》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做到不组织、不参与,同时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监督引导整治,狠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
不过,由于活动均由村民自筹组织,基层干部在开展引导工作中,所处位置难免有些尴尬。“名不正则言不顺,村民自己花钱搞活动,我们去阻止的话,这说不过去。我们顶多只能提出建议。”南宁郊区一村干部阳海(化名)告诉记者,目前上级要求,发现辖区类似的活动,一律要提前报备。
对近年流行的“出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广西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东燕认为,该活动的初衷是好的,是一种新时代下的情感纽带,也是孝悌之道的一种新形式,对于乡村建设有积极的意义,“值得肯定,但需要正确引导,避免活动背离了初衷”。
刘东燕认为,问题的源头在于,乡村社会长期以来就存在“攀比”“讲排场”等不良氛围,“除了这次提到的‘外嫁女’之外,特别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会更加明显”。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加强引导,将活动跟乡村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风村风民风建设。
暫無評論,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