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在个展《超验剧场:预言者涂鸦》现场为观众讲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重庆3月6日电 题:海归画者文静的“破壳”新生
作者 陈茂霖
“艺术也是一个壳,人在里面最后还是要出来。”6日,当海归画者文静在重庆的工作室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场属于她的个展,已在位于上海市黄金城道605号的尚艺画廊举行过半。
“这次个展名为《超验剧场:预言者涂鸦》,不仅仅有绘画、摄影,还应用了一些影像、装置和雕塑作品,希望这些混合媒体的作品能给观者带来戏剧性的体验。”文静说。
“早熟”的重庆女孩
浓郁的知识分子家庭氛围,再加上幼年就碰到了能让自己坚持一生的画笔,以及求学路上出现的明师,让重庆妹子文静感觉自己很早就已经进入了职业状态。
意大利观众在文静的个展中与其作品《镜子喜剧》合影。受访者供图
“我的美学启蒙老师便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文国璋先生,现在想来这份机缘真的是可遇不可求。”文静记忆中,那支从蒙学就抓在手中的画笔,不仅给了她多彩的童年和少年,也让她很多的荣誉和自信。
“因为画画这个特长,我读书的时候经常参加比赛拿奖,后来从美院附中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时候,时不时在各系科的教材里看到自己的作品。那个时候感觉少年得意嘛,人就有点飘,不过幸亏碰到了庞茂琨老师。”文静告诉记者,由于从小获得的鼓励太多,她刚进大学的时候有点狂,老师都说没法教,后来甚至向时任系主任的庞茂琨提出要跳级,不过被好好教育了一顿。
“当时我以为是自己把好脾气的庞老师激怒了,但逆反心理让我想通过作品去证明自己’行’,刻苦到4年学习的平均分达到90以上,更是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拿到了学位证。”文静说:“后来我才明白这是庞老师为了把我逼到最好而用的激将法。”
文静作为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其作品《聋》被收录进该届展会画册。陈茂霖 摄
回首往事,文静认为文国璋、庞茂琨等前辈师者不仅教会了她艺术创作的技法,更让她看到了创作者对艺术和生活的态度。“总结起来就是’诚’这个字,诚挚地对待自己理想,诚恳地去为人生活。”文静说:“我还记得这些艺术领域前辈对自己职业和生活的敬畏与专注,他们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细细地去体会,去感受生命的能量,然后用自己擅长方式表现出来的结果。”
在“破壳”中新生
2009年文静结束荷兰海牙的交换留学之后,感觉自己的潜能需要被更多地被发掘。2010年,她在本科毕业后就考入了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深造,而这段留学之旅也让她清晰地感觉到艺术人生里面有很多层“壳”的存在,也理解了前辈们对生活如此诚恳和敬畏的原因。
“一直在家庭和校园的保护中,我看到的都是这层保护过滤后的美好,但走出去后才发现世界并不如是,生命中也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应当。”文静告诉记者,在伦敦留学的时候,她碰到过无端暴怒向她扔垃圾的流浪汉,也碰到慈祥睿智的老者,还有更多在这座巨型城市中生存与挣扎的寻梦人。“这些人的故事跟我的际遇相交织,仿佛一种能量,让存在感变得立体,也让我找到了’破壳’的感觉。”文静说。
找到“破壳”感觉的文静开始了新一阶段创作,其作品频频在国内外的知名艺术展上亮相。2012年,她的作品《聋》出现在了广州三年展的舞台上,文静本人也成为那一届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归国后,回到母校任教的文静又先后携作品参与了第十二届北京独立影像节、伦敦贾曼艺术家电影展暨中英艺术家电影展映,并参与了德国杜塞尔多夫文化局艺术家驻留、伊朗kooshk艺术家驻留等国际文化交流项目。
“最近的作品中我试图用分解、重组的方式撕开既有观念下的经验世界,去呈现时间的痕迹,探讨生命。”文静说:“我认为对一个艺术工作者而言,当打破那层壳,对生命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将内心里那团光释放出来,其艺术生命就有了新生的可能。”
暫無評論,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