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着乌纱帽开放义乌市场的农民书记谢高华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03/25/2019     瀏覽 40 次

    

 

    资料图: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半全景。王刚摄

    (新中国70年)人物志:拎着“乌纱帽”开放义乌市场的农民书记谢高华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面对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中新社将自3月25日起,开设贯穿全年的“新中国70年”专栏,讲述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敬请垂注!)

    中新社杭州3月25日电 题:人物志:拎着“乌纱帽”开放义乌市场的农民书记谢高华

    中新社记者 柴燕菲 奚金燕

    从贫瘠小县到“世界超市”,浙江义乌的发展堪称传奇。追溯这场变局的开端,与一位老人密切相关。37年前的一纸调令,让知命之年的谢高华与义乌的命运紧紧相连。

    拎着“乌纱帽”开放义乌市场

    全球小商品集散地、“义新欧”中欧班列始发地、中国最富的县级市之一……义乌的每一个标签都含金量十足。很难想象,四十多年前义乌还是一个贫瘠小县。

    变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在浙江衢州家中,头发花白的谢高华向中新社记者回忆起那段岁月。

    1982年4月,51岁的谢高华调任义乌县委书记,这时的义乌,“县城只有一条像样的马路,一个喇叭响全城”。

    因为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很多农民吃不饱饭,不得不外出“鸡毛换糖”或偷偷摆摊。然而在计划经济时代,“投机倒把”是被禁止的。到任义乌时,谢高华面临的就是这样的窘境。

    转折发生在1982年5月的一天,女商贩冯爱倩将谢高华堵在县委门口,责问为什么不让百姓摆摊。谢高华请她进办公室,交谈良久。

    正是这次对话,深深地触动了谢高华。经过深入调研,谢高华越来越觉得搞活市场符合中央发展商品经济的精神。“义乌的优势就是这支上万人的鸡毛换糖队伍,老百姓生活需要,社会发展也需要!”

    他决定开放由政府主导的小商品市场。但因中央没有出台明确的政策,不少干部怕担责任,赞成的并不多。

    “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我宁可不要乌纱帽!”在一次全县大会上,谢高华“一锤定音”。

    1982年9月5日,义乌湖清门市场正式开业,周边县市被“围堵”的摆摊人纷纷闻讯而至。小商品市场雏形就此诞生。

    脚踩解放鞋冲破“禁区”

    开放市场只是第一步。在当时保守、封闭的主流意识形态下,谢高华踩着大号“解放鞋”,走遍义乌每个角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念,不断突破压力和思想禁锢。

    当时小商品经营仍被认为是“投机倒把”,老百姓们既想干又怕干。为此谢高华提出“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放开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

    “当时市场经济已经对计划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有人就给我扣帽子,说我在义乌乱来,田都种不好了。其实义乌农民是把田种好后才去做买卖的,两年时间里义乌经济增长得很快。”谢高华回忆道。

    义乌市场开放后,税收管理矛盾突出。当时,税务部门征税都要通过查账计征,可市场里多是小本经营的农民,几乎不记账。于是税收干部像“抓贼”一样打击逃税,商贩们也怨声载道。

    对此,谢高华认为要“放水养鱼”,不能“杀鸡取蛋”,于是大胆推行“定额计征”,即对每个摊位每季度评议核定一个固定税额,目标额度之外的营业收入不再计税。政策一出,税收持续增长。

    此举也引发了一场震动很大的“税改风波”。谢高华坦言,当时自己做好了接受处分的准备。所幸浙江省又专门听取汇报,并没有进一步追究。

    很多年后,中国各地兴办的专业市场,普遍推广了这一“义乌经验”,而这一举措也为义乌后来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携袖清风去 政声人去后

    从1982年仅有459户小百货摊贩的马路市场,到行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小商品城……打破禁锢后的义乌一路飞速发展。

    在既缺乏资源要素支撑、又没有政策资金扶持的条件下,谢高华带领义乌叩开了财富之门,造就了千千万万富翁,而自己依然是“两袖清风”。

    谢高华儿子谢新彪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父亲在衢州两任书记当下来就带回来两条凳子,从义乌就带回一对破旧的皮凳沙发。”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谢高华在义乌至今仍没有一处房产,没有一个店铺,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股份。但谢新彪却很理解:“因为他心中有条红线摆着,只要父亲认为跟他权力影响搭上边的,都会毫不留情地砍掉。”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富裕起来的义乌百姓从未忘记过这位老书记,从1995年起,每年的义博会期间,都有数百名市民自发组成车队在义乌高速公路出口处迎接谢书记“回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