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丰:艾香天下 丰泽人心

  來源 東方網    管斌    發表時間:06/07/2019     瀏覽 26 次

    

    艾老笑貌犹新

    作者:管斌

    

    农历己亥年的端午到了。

    我手持直直的艾条,门里门外地插着,绿绿的叶子,散发出浓浓的艾香。端午插艾,对这由来已久的风俗,很多地方、很多人还在遵循着。我每年都插,只是今年插得格外多。

    艾草的艾,也是艾丰的艾。

    由手中之艾,及心中之艾,自然想到新闻界的老前辈、我的老领导、老师艾丰。

    逢年过节总会给他老人家发微信,2019年的端午节,我往艾老的微信里发去——

    《艾丰:艾香天下 丰泽人心》

    

    

    多年来,一直想为艾老写篇文章,但艾丰之丰,非常之丰,没有想好从哪里下手。

    ——写艾老的新闻成就吗?他是著名记者,《新闻采访方法论》获得了社科著作的最高荣誉——吴玉章奖。他的一系列新闻论著,让“新闻无学”, 云雾般的散了。

    ——写艾老的品牌建树吗?感受着品牌花园的姹紫嫣红,想着艾老的雨露春风,他被誉为“中国品牌之父”。

    ——写艾老的企业策划吗?他曾为海尔、长虹、鄂尔多斯、汾酒等众多著名企业提供战略咨询。在济钢、在力诺,我领略了他的“指点江山”的风采,感受了企业家对他奉为导师的真诚。

    ——写艾老的成风化人吗?他的《三做谈——做人做事做官》让多少读者大受裨益,他的“三做谈”报告,让多少听众如沐春风。

    ……

    艾老如一棵超大之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从其粗壮的主干上,发出的每一根枝条,都那么鲜亮,那么值得去关注、去研究。

    ——艾丰如树。

    真的,艾丰如树!

    艾老特点很多,大确实是他的突出特点。他个子大,块头大,方正的大脸盘上,一双大眼明光闪现,大大的鼻子重点那么突出,嘴也是大的,讲话的声音是大的,浑厚的声音仿佛从山谷中回荡而出。他看问题有大视角,想事情有大思路,写文章有大气魄。

    艾老连说话的口气都是大的。我们经济日报社的老总编范敬宜曾写过这么一段——

    "想总理想的事情",敢于这样"夫子自道",而且能够真正这样去实践的,可能只有艾丰。这正是艾丰的可贵之处、可爱之处。

    

    艾老器宇轩昂 ,到哪里一坐,不待开口,那大气象,就散发出来。其大颇多,我舍大求小,就从与艾老交往的小事写起吧。

    艾老,1996年至1999年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我是1996年底调入报社, 成为艾老的部下。

    山东淄博市委请艾老作报告,通知到会的已在会堂坐满,还有闻讯而来的很多人没地方坐,市里马上安排分会场,让大家坐下听报告。我这是第一次听艾老演讲,那十足的中气,那饱满的激情,那连珠的妙语,那强大的正气,赢得阵阵掌声。我忙着记录,不想漏下一句,忙着鼓掌,累得手都有些发麻了。

    晚上,时任淄博市委书记李新泰宴请。我坐在艾老的秘书李本军一旁。调到报社时间短,很多部门都不熟,我有写的谈家政的系列,就向本军介绍内容,想让他给副刊推荐下。

    艾老,听到了我俩的交谈,就大声说:“管斌,这就不对了!当着老总的面,求别人发稿?找我多好!”

    大家都笑了,新泰书记明白了意思,马上说:“管斌,还不快敬酒!”

    我给艾老端了一杯酒,他接过一饮而尽,然后发出爽朗的笑声。

    很快,报社就给我个人开了《家政谋略》专栏,每周一篇,连载一年,共刊发52篇。文章被不少报刊转载,被不少电台转播。

    经济日报出版社把这些随笔结集出版,书名《家政谋略52招》,成为畅销书。

    艾老是个坦荡的人,从没听他背后说过谁的坏话,却能听到他对人的称赞。有些同事见了我,转达了艾老背后对我的夸奖。我很受鼓舞。

    艾老是很会激励部下的,他是在经济日报社最早称我“管子”的。他第一次称呼我“管子”,我诚惶诚恐:“不敢当,可不敢当!老祖宗管仲,他老人家才佩称管子,我这小不点,岂敢,岂敢!”艾老,依然“管子”“管子”地叫着,他搞课题时,把我列为专家组的成员,在对外介绍我时,还是要说:“这是管斌,我们的管子!”

    艾老提携后学的热诚,叫人感动,叫人难忘。

    

    

    艾老退休后,我一直保持联系,知道他成立了经济发展学院,知道他这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还是那么忙乎。

    几年前,朋友要在济南搞泰山论坛,托我邀请艾老。艾老说:“有点感冒,最近也有点累,这次就不去了。”不料朋友非常盼望艾老来,一再缠我请艾老。我抹不开面子,就又打电话找艾老:“艾老来吧,我好好照顾您……”艾老答应了。

    过了几天,我的邮箱里,收到了艾老的讲稿,还在留言处写着:“请管子审定!”

    我忙给艾老要去电话:“我得好好拜读,好好学习,哪敢审定!您老人家满身的艾香,随便飘一点,就够大家芬芳的,哪还用辛苦地把讲稿写出!”

    “不经管子审定,不敢讲……”说完,自己响亮地笑起来。

    艾老一直这样,演讲常常脱稿讲,但他都提前把讲稿写好。

    论坛召开的日期快到了,我专门去了一趟朋友的办公室。落实车次、接站的车、住的地方……他说:“这一切您都不用问,放心就行。您只管到时坐我的车上,一块去接站。”

    我想他也是个局级领导,有丰富的接待经验,不用多说了。

    下午4点多钟,司机开车来,我与朋友坐在车的后座上说话。我说:“记者站人手少,以往艾老来,都是我开车去接。这次您负责接待,我可以省心了。”

    5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了济南西客站附近,朋友给济南火车站的站长打电话:“我接位重要客人,您给西客站说一声,我把车开进去。”

    “您接哪一次车?”

    我的朋友报了车次。

    火车站站长说:“那次车不在西站停,在济南火车站停。”

    顿时,我的头就觉“嗡”了一下子,身上的汗立时出来了。天这么冷,艾老人生地不熟的,七十四五岁的老人一人走下火车……

    再有一刻钟,艾老坐的那趟车就到了,在这上下班车流高峰,从西站到济南火车站,得1个多小时。

    我对那朋友说:“您有没有离火车站最近的好友,给帮下忙,先去接一下艾老。”

    “就是找到就近的好友,紧赶慢赶也得半小时。看我糊涂,怎么就没落实一下在哪个站到……”朋友也急了,这一急,急中生智,“叫火车站站长帮忙!”

    朋友打通济南火车站站长的手机,让他到站台接艾老。

    我忙给艾老通话,告诉跑错站了……

    我们从西站往济南火车站赶着,路上车很多,堵得厉害。

    我的手机响了,艾老打的:“管斌,我已经在贵宾室,喝着茶了。很好的,你放心!车正多的时候,别着急,你慢慢开,管斌,慢慢开……”

    听了这话,我心里热热的,眼中湿润了……

    他知道记者站人少,多是记者自己开车,他觉着此刻是我开着车,怕我急着赶,不安全……

    艾老做事大刀阔斧,心思却也如此细腻!

    

    

    到北京,只要有空,总去看看艾老。每次见面前,我都把问题想好,在本子上列出来。

    我问,艾老答;艾老答,我记。

    每次,都是记录——厚厚的;

    每次,都是收获——满满的!

    亲近艾老,就觉走进宝山,总是取之不尽,总想着不忙的时候,到北京住一段,天天在艾老身边学习。

    我还给艾老说过:“等我退了休,来给您老人家提包,有问题随时问,您到全国演讲我就跟着听……”

    去年,我在北京参加两会报道,插空联系了艾老,想请他吃饭:“万寿路那里离您家近,有个万寿宾馆……”

    “不用上那么好的地方去,咱俩没必要吃那么贵的东西。你还是到我住的院门口吧,这附近有个小店,饭菜又好吃又便宜……”

    恭敬不如从命。我们走进了艾老推荐的小店,要了几道小菜,要了一瓶二锅头,边吃边喝边聊。

    我酒量小,象征性地喝点。艾老酒量大,不用我劝酒,他随意地喝着。烟,一支接一支地吸着。

    艾老是大演讲家。我现在也在全国讲雷锋、讲新闻、讲管理等,就请教演讲。

    艾老说:“演讲与写文章还是不一样。文章可以沉住气一层层地写,读者可以慢慢读。演讲要那样,可能人就走了,不听了。演讲,要能把人吸引住,把大问题切碎,提出一个一个小问题,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把小问题一一回答,大问题也就解答了。”

    接着,艾老自己出了个题目,演讲起来,给我示范。一个小问题演讲完,还讲解一番为什么这样讲。讲了近1个小时,好一堂生动的演讲课!

    “艾老,我这算是您的亲传弟子了!”

    我给艾老斟满酒,他端起来咂了一口,弹弹手中的烟灰,暖暖地笑着看着我:“管斌,我是首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你是获得了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的奖,也是有影响的大记者了!”

    “过奖了,比您老人家差远了!”

    “我是您老领导,不需要拍你马屁,说的真话!”

    ……

    与艾老在一起,他总给人光明,总给人信心,总给人力量!

    这一顿饭,吃了3个多小时。

    艾老把剩的饭菜打包,把剩的酒盖上盖:“家里养了10多只猫和狗,剩菜它们吃,剩酒我喝。”

    

    

    摄影家常德宝是我的老朋友,知我与艾老关系。

    看了我转给他的艾老谈中美贸易摩擦的宏论,微信中聊起艾老。

    ——我师从艾丰老总,得了点皮毛,已大受其益。

    ——您已得其真传!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子贡说,人的学问就像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足肩头高,别人一眼就看清里边有多少东西。而我老师的呢?子贡真诚地说,夫子之墙数仭,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我亦复如是,艾老的学问宫殿吾不得其门而入,于门缝中窺得一二而已!

    我把与德宝老大哥的微信交流,截图转发给艾老。

    艾老回复:现在过墙可容易多了,无人机进來都不知道。

    我把艾老的回复转给常兄,他回复:“艾老两句话,含义深刻,超凡的思维敏捷,大师就是大师!”

    

    

    艾丰如山。

    艾老之乐,乐之又乐。他演讲时的笑声,他饭局中的笑声,他平时交流时的笑声,笑得那么明快,笑得那么富有感染力,仿佛他生来快乐,没遇什么愁苦之事。

    其实,他“六次起伏”,经历坎坷,对此,他自己描述为:“阳光灿烂,风狂雨骤,春风得意,灭顶之灾,吉凶转换,难以预知,顺逆之变,憾煞心魄。”磨砺之多,“做人做事之本不改” ;苦旅之长,“为国为民之心不变”。有了这些熔炉冶炼,他“内心充实淡定,性格豁达包容”。

    经了风雨,经了雷电,山还是山,山更是山。

    艾老像山一样坚实。

    艾老像山一样宽厚。

    艾老像山一样率真。

    真的, 艾丰如山!

    艾丰如海。

    今天是端午节,自然想到了屈原,自然想起了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而艾老就是在上下求索中大彻大悟。与艾老交流,提出问题后,他特别的概括,他殊特的语言,他独特的回答,总给人留下深深的奇特之感,那是知识,那是学问,那是智慧,那更是悟道后的涌流。

    艾老触类旁通,艾老融会贯通,走近了艾老,懂得了什么叫圆融无碍。

    且听艾老《八十感怀》中的自我介绍吧——

    领域:立足新闻和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不涉猎。形式:兼顾深入和浅出,报道、文章、书籍、讲演,无不运用。数量:20部著作,诸多篇文章,总量超过500万字。质量:有的进入中央决策,有的成为高校教材,有的成为传诵名篇,有的成为学习样板。

    新闻、经济、哲学……一条条河在艾老这里融通了。

    百川归海,有容乃大。我在前边就写艾老的大,我知道了海洋何以至大,我明白了艾老以何为大。

    真的,艾丰如海!

    

    

    时代造就记者,记者影响时代。

    艾老就是影响时代的记者。

    1995年,他深入山东潍坊采访,在《人民日报》隆重推出《论农业产业化》,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1997年又写了《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提法》,被中央领导批示肯定,在《经济日报》刊发,澄清了对农业产业化这一概念的疑问。

    中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和视察山东时,两次讲到“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 今年2月24日,“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潍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玉祥托我邀请艾老参加。

    潍坊要安排车去接艾老,艾老打来电话:“管斌,他们路不一定熟,不用来接我了。你告诉我在哪里,我自己开车去就行。”

    “在湖南大厦。”

    “好,我开车去!”

    我站在路边等,提前10分钟,艾老亲自驾驶着他的奥迪车到了。

    艾老准备了发言稿,但他一如既往脱稿而讲。

    艾老一发言,掌声响起来!

    人们称赞他;“声如洪钟,真的不像81岁的老人!”。

    我约艾老一起再写潍坊农业。

    “我就不与你一起到田间地头采访了,你写吧。写好,我看看。”说着,他从包里找出在会上的发言稿,递给了我。我说:“我拿回去认真学习!”

    5月26日,在潍坊召开“三个模式”研讨会,艾老准备参加。我想,可以与老人家一起商量潍坊农业的稿子怎么写了。

    5月19日,突然,如同一个惊雷震响,惊悉艾老去世!

    怎么可能?

    他走路那么健步,他笑声那么响亮!

    5月18日,早上6:34,还把《山东文学》发表的我的散文《蒙山秋夜的守望》发到艾老的微信里。

    艾老,潍坊农业的稿子还没写呢,咱不是说好您要看我的稿子吗?!

    艾老,我很少与您合影,2月24日那天在北京开完研讨会,我主动提出,与您拍了一张合影。不想,这竟是最后一次合影。

    艾老,再有疑难我问谁?

    写到这里,满眼泪水,看不清电脑的屏幕……

    

    

    2019年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今年,我手中的艾条,又直又高又壮,特有的艾香那么沁我肺腑。

    艾老,我插了很多艾条,书桌上的笔筒中也插了一支。我是闻着艾香写的这篇文章,您闻到艾香了吗?一会,我把文章发您微信——

    《艾丰;艾香天下 丰泽人心》

    

    

    作者管斌与艾老参加论坛合影

    编辑:常德宝 文中图片来自作者提供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