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保鸡丁其实是一道黔鲁融合菜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06/15/2019     瀏覽 96 次

    齐鲁网6月15日讯宫保鸡丁是中华美食的代表之一,Kung Pao Chicken更是走出国门,走上了外国友人的餐桌。在这道名菜的背后,发明人丁宝桢更因此被大众熟知。

    

 

    近日,疑似晚清名臣丁宝桢的墓地在济南某工地被施工单位发现,丁宝桢是清末名臣,曾任山东巡抚,系一省之长,两治黄河水患,又投入洋务运动,创办山东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山东机器制造局,成立综合传统儒学与近代科学于一体的尚志书院和山东首家官书局,开启了山东的近代化进程。

    这样一位封疆大吏、一省之长竟然如此热爱美食?!宫保鸡丁到底是如何发明的?丁宝桢还有怎样的故事?丁宝桢墓又该何去何从呢?

    

 

    今天,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丁氏家族副族长丁迎春和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晓焕做客山东台,为大家答疑解惑。(戳链接,看直播>>>直播:晚清名臣丁宝桢墓何去何从?专家族人做客山东台)

    作为丁氏后人,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丁氏家族副族长丁迎春对宝桢公的故事可谓如数家珍,“在老家贵州牛场,炒鸡肉是只有宴客或者大型活动时才能享用的美味,宝桢公对这样一份家乡美味情有独钟,到外地做官也时常回味。后来,到山东做官,宝桢公生活节俭,对于鸡肉这样的美味,家中供应并不充足,但是往来宾客却不少,宝桢公就吩咐厨子在炒鸡丁里加入了花生,这样一盘菜就显得多了。没想到,加入花生让这盘炒鸡丁更加美味。”

    

 

    有资料记载,宫保鸡丁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和贵州菜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后被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发扬,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宫保鸡丁,并流传至今,所以宫保鸡丁其实是一道融合菜。

    而“宫保鸡丁”名字的来源,也很有讲究。

    宫保是明、清各级官员的虚衔,最高级荣誉官衔为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缘大臣加衔或死后赠官,通称宫衔。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时,智杀安德海,后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他发明的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也算是对丁大人的纪念了。

    关于丁宝桢墓葬的保护,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丁氏家族副族长丁迎春也有话说,目前因为前期缺乏对墓葬的保护,再加上工地在施工期间对墓葬的破坏也比较大,家族希望能都将妥善收集以及安置先人遗骸。不过,家族首先愿意遵从宝桢公“归葬山东”的遗愿,但是如果济南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护和安置,贵州老家非常愿意迎接宝桢公及其他先人落叶归根,贵州当地文化部门也将赶往济南商议保护、安置等事宜。

    对于历史文化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晓焕也建议,对于丁宝桢墓还可以做抢救性的保护工作,可以在原址建亭或者建雕塑,然后迁址建设纪念馆,也要尽快出台文化遗产先期的开发保护机制,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延伸阅读>>>

    祖籍贵州病逝在四川为何归葬济南?晚清名臣丁宝桢这样看重山东

    闪电态度|济南发现疑似宫保鸡丁发明人丁宝桢墓,遗骸留济南or归故里,你支持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