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一点点零食 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

時間:03/28/2023 瀏覽: 3275

来源:丁香医生

经常有朋友问,每天只吃一点小甜食、小零嘴,热量也不超标,应该就没问题吧?


抱歉,有个坏消息。


耶鲁大学团队研究发现,高糖、高脂的食物会潜移默化地重塑大脑,修改奖赏机制,即使日常少量地食用,大脑也会在未来更倾向于选择这些食物。



图片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我们都知道,习惯养成重在坚持,连续每天做同一件事,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形成习惯。这是大脑的规律。


你以为每天控制自己,只吃少量零食,是「自律」。其实对大脑来说,这是在培养摄入高热量食物的「习惯」。


你 图片:克制,每天只吃一点零食。

大脑 🧠:坚持,每天吃一点零食。


而对科学家来说,这叫


图片




每天一点点,足以改变大脑



研究人员招募了一批年龄在 25 岁左右、BMI 和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的志愿者。


在实验开始时,经过仪器测试,这些志愿者对「高糖高脂食品」的喜好度相似,没有强烈的喜欢,也不讨厌。


然后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他们均保持正常饮食,唯一不同的,是科学家给他们塞的「加餐」。



图片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除了糖和脂肪的含量不同外,两组酸奶的热量是一样的。每天吃 2 次,每次 1 个。


八周之后,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刻。


研究者通过能扫描大脑活动的 fMRI 仪器,测试志愿者们对高糖高脂食品的反应。


测试过程和结果十分有趣,大概是这样的:


研究者大家想不想喝奶昔~(摇一摇)


图片


高糖高脂组的大脑:


什么?奶昔?他刚刚说奶昔?

*.。(๑・∀・๑)*.。

(相关脑区被唤起,闪闪发光)


图片


低脂低糖组的大脑:


可👌

(毫无波澜)


图片



喝到奶昔后,高糖高脂组的大脑:


好喝,满足  ๑¯◡¯๑

(相关脑区被唤起,闪闪发光)

图片



低脂低糖组的大脑:


刚才应该要个菠萝味的。

(毫无波澜)



图片



总之,每天吃一点高糖高脂酸奶的那组人,大脑对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反应大大增强。


尤其明显的是大脑中负责动机和奖励的多巴胺能系统被激活、重塑。


不仅如此,这组志愿者还不喜欢吃低脂的食物了,这说明大脑对脂肪的偏好也改变了。


结果还是很惊人的,每天少量甜食,短时间内就重连了大脑的神经回路,调整了奖赏机制。



图片

神经突触手牵手,

糖油一生一起走。

图片来源:giphy.com



「糖油脑」养成未免也太容易了吧!


这与毒品成瘾的机制类似。习惯性接触高糖高脂食物,首先会让神经产生适应行为,随后愈发欲求不满,增加暴饮暴食和体重增加风险,进而引发肥胖。


虽然两组志愿者的体重、血糖、胆固醇等指标没有明显变化,但据研究者估计,实验结束后志愿者对糖油的偏好,一时半会儿也回不去了……


研究者解释道:


大脑中形成了新的连接,它们不会那么快消失。


毕竟,学习的全部意义在于,一旦你学到了一些东西,你就不会那么快就忘记它。




很多人每天都在无意中

修炼「糖油脑」



实际上,很多人都无意间


图片



怪就怪这种食物在现代环境中实在太普遍、太易得了。


周一,开工喝杯奶茶不过分吧?
周二,同事投喂了一个瑞士卷。
周三,来杯季节限定咖啡,两泵糖浆一个奶油顶。
周四,疯狂星期四,v我 50。
周五,隔壁组庆功,蹭了一块小蛋糕。


尽管每天勤勤恳恳吃轻食,觉得自己饮食上挺克制,没想到啊没想到,败在了这些有意无意的小加餐上。


这还不止,平时吃轻食时浇的那盒沙拉酱,套餐里的几块红烧肉都是糖油陷阱,都让我们更加频繁的「暴露、暴露、暴露」。


其实,如果只是每天来这么一点,热量别超标,也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多麻烦。


问题就在于,大脑会越来越贪婪。慢慢地你会发现:


目不斜视从超市零食货架旁走过的难度加大了;
拒绝甜食需要更多意志力,还很可能失败;
如果一天没吃到甜食,就觉得不满足。


一旦炼成了糖油脑,再想管住嘴就难了。


不过,这也不全是一个坏消息。毕竟,我们又找到了一个减肥失败的原因。


换言之,你离减肥成功又近了一步 图片


我们能做的,就是



图片



把接触高糖高油食物的时间间隔拉长,避免频繁增强这条神经回路,阻断大脑糖油化之路。


但高糖高脂的食物……戒不掉啊!想吃怎么办?


平时管住嘴,设置 cheat day,或许是个值得一试的好办法。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