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快樂之道並無時空隔閡。知足之論,始自老子,儒佛二家,擴而充之,歷代智者,體證發揚;乃中華悅樂文化重要部分,具止息煩惱及平衡情緒作用。老境常樂,知足思想和心理不可或缺。筆者以古喻今,若樂師舊調重彈,工具而已。至於能否古意今傳古為今用,實有賴讀者自身之心領意會。
人心不足蛇吞象
某農夫生活簡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倒地快活。一天,他於山野間無意挖到一價值連城之金羅漢,親友都投以羨慕目光。但農夫卻悶悶不樂,終日食不知味,睡不安穩。問其原委,怕人偷並非主因,問題在於他整天在想:「十八羅漢只得其一,其餘十七座在哪裏?」。
這叫「不知足者富亦憂」。足與不足富與不富,不在於財物多寡,而在於知足不知足。「富有」實有別於「富足」,「需要」也別於「想要」。吃飽穿暖是需要,財寶名位是想要。滿足需要,人便富足,追逐想要,即使富有卻不是富足。快樂基於富足而非富有。舉一反三,世上多少困擾人心之事,從物質的較量到個人或子孫成就的計算,主要在於未能區別需要與想要及富有與富足。正是:「知足者人貧心富,不知足者人富心貧」。
禍莫大於不知足
「知足常樂」,源自道德經:「罪莫人於可欲,禍莫人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辨證理解,「知足是對生活條件、人我關係及名位角色等遂心如意,不作非份之想。常樂意指豁達隨緣,不為個人順逆而喜形於色或勞心傷神。
人類禍源,起於「可欲、不知足、欲得」之心理;上至國土侵略,下至人我爭執,以至禍患不止。賈誼:「貪夫殉財,烈士殉名」。為名利奔馳,寵辱驚疑;財位背後隱藏多少陷阱。晉石崇鬥富,清和坤聚斂,終至招禍身死。比如說退休,年邁者戀棧權位,視退休為困局死地;最後被迫退下,身心疲且絕。知命者退位讓賢,頤養天年,享受成果,形神閑且逸。
人心緣何不知足
山谷易滿,人欲難平,人心不足莫過:「終日奔波只為饑,方才一飽使思衣……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得田園多少畝.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人心無厭足,得隴又望蜀。名利、享樂、家運興隆、子孫昌盛、福壽雙全……得一想二,焉能滿足。八大人覺經:「生死疲勞,從貪欲起」。貪多求多煩惱多,孔子也叫長者「戒之在得」。
思苦憶甜便知足
人生盡享福,何苦不知足?且聽:「思量饑寒苦,飽暖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奔波苦,在家就是福……」。各位長者,回想走難捱餓,現時生活的不如意,都是太平盛世的煩惱。的確,苦境一思量,就有許多福,身在福中要知福,人生緣何不知足。
知足者雖貧亦樂
孔子遊泰山遇鼓琴而歌之貧士,問道:「先生何樂?」對日:「天生萬物人最貴,吾生為人一樂也;人生多夭折早逝者,吾行年七十三樂也。至於貧窮老死,書生都窮人終死,何以不樂?」生而為人得高壽得知識,雖貧亦樂,確得「知足」之其傳。細數財物,想長者定不少於此貧士。
香港是否樂土,見仁見智。但溫飽問題經已解決,則不必爭論。相對鄰近地區,本港社會穩定,政府廉潔,醫療普及,物資充裕,長者起碼之生活得到保障。貧富差異難免,但不至影響人之生存。這叫社會清福,各位應予珍惜。
聖人為腹不為目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百病橫夭,多由飲食,聲色次之。試想長者因味蕾退化,為求口欲而罔顧健康,戒鹽吃鹽戒糖吃糖,糖尿血壓焉能正常。這裏表面談養生,「物物而不物於物」才是其意。「知足」是節欲而非絕欲,即物為人役,不為物役。
例如,其長者為多領捐贈物品而患得患失,然後為無處擺放而煩惱,最後為如何送出不受歡迎的東西而發愁。這叫自討苦吃,身為物役。黃帝內經:「老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這種知足生活取態,值得長者借鑑。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此語出自莊子,在仕途坎坷的蘇東坡身上得到映證。流放海南,生活艱苦,「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冬無炭」,東坡曠放如昔:反倒「貌加豐、髮轉黑」。月夜與友人「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至三更,放杖而笑」。這種「無往不樂」的超然風度,源自他不為物累,隨遇而安,知足自甘的品格。同理,長者的生活品質,不在於獨居或群居,也不在於入住院舍或逗留社區,乃在於個人的生活態度,善於生活者快活,不善於生活者困頓。
心待足時便是足
白居易:「人老多病苦,我今幸無疾。人老多憂累,我今婚嫁畢……況當垂老歲,所要無多物。一裘暖過冬,一飯飽終日……如我優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無一」。生活知足,心滿意足,此詩表露無遺。身為長者,疾病之苦,兒女之累,詩人均已經歷;所不同者在於他知福惜福,知所滿足。另外,蘇東坡:「無事以當貴,早寢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華榮終老退,意足神足「無適不足」。
比上不足下有餘
人比人氣死人,各有前因莫羨人。遇有不如意,尋想:「別人騎馬我騎驢,看看眼前我不如,回頭一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頓覺得失淡然。例如,健全者,滿足於四肢;獨腳者,滿足於單腿;及膝者,滿足於頭臚。珍惜不幸中之大幸叫人心足,活得尊嚴更讓人滿足。須知道世事本無常,人生多缺憾,財富無永恆;覺知「世間無常」之智慧要比「比較」思維更勝一籌。
行住坐臥也安然
知足者,「行也安然,坐也安然,布衣得暖勝似錦;早也香甜,晚也香甜,粗茶淡飯飽三餐;名也不貪,利也不貪,離退閑暇覽書篇,知足賽過長生藥,不是神仙勝神仙」。知足之樂樂及起居飲食,中華悅樂寶庫裏尚有求知之樂、精進之樂、布施之樂、禪靜之樂……真教人取之不竭,樂在其中,樂此不疲。(原載松柏之聲姚克信)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