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期刊研究:飼養毛小孩 主人死亡風險低33%

時間:04/04/2018 瀏覽: 2583

一隻動物伴侶的出現,改變一個家的氣氛。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養寵物對身心靈的正面影響,如果你的爸媽總是窩在家盯著電視、不想外出運動社交,幫他們找一隻速配的動物伴侶,或許是豐富生活最好的方式。

研究指出,飼養寵物對於長輩而言,可以增加快樂感,更可以幫助社交活動,有研究顯示可減緩失智。 圖/RF123

「媽咪,我想養狗。」這是家長在陪伴小孩成長時,時常聽到的請求。曾幾何時,這句話反而是家長對離巢的孩子所說的話:「兒子啊!你家的狗多帶回來給我玩玩吧。」研究指出,飼養寵物對於長輩而言,可以增加快樂感,更可以幫助社交活動,有研究顯示可減緩失智。

除了陪伴 還能促進社交

根據農委會畜牧處104年公布的家犬貓資料統計,家犬飼養數量為173萬隻、家貓56萬隻,顯示毛小孩在家庭結構中占有一席之地。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很多民眾認為養貓、養狗是年輕的人專利,實際上有非常多長輩在孩子離家後,也會飼養寵物作為陪伴。

英國利物浦大學團隊,過去曾針對26位狗主人進行研究,包含進行個人訪談,瞭解主人遛狗的經驗以及動機,發現主人遛狗主要是為了狗狗的健康,但同時遛狗也增加主人的快樂、健康、社交能力。

遛狗散步 間接達運動效果

研究顯示,飼養狗狗的飼主,體能表現通常比較活躍,飼主為了保持狗狗健康,每次遛狗時,至少會快走30分鐘,容易達到每周運動150分鐘的目標,大幅提升身體活動水平,該研究於2017年8月刊登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

葉雅馨說,台灣進入少子化社會,加上經濟壓力大,很多孩子離家打拚,長輩獨自守著老家,飼養毛小孩可以降低寂寞感。根據上述研究,飼養狗狗還可以逼長輩按時運動,一般長輩因為沒有孩子在家,可能想著今天可以多睡一點,一整天就懶過去了;若有毛小孩,早上會吵主人,半強迫式地帶出去上廁所,也能幫助長輩生活規律。

研究指出,飼養寵物對於長輩而言,可以增加快樂感,更可以幫助社交活動,有研究顯示可減緩失智。 圖/RF123

增強免疫 降低心臟病機率

科學報告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去年11月發表一篇瑞典的研究,研究者針對340萬名40歲到80歲的瑞典人進行調查,發現獨居者若飼養寵物,與沒有飼養寵物的人相比,死亡風險降低33%、心血管疾病減少約36%,降低心臟病發作機率約11%。研究還指出,飼養寵物帶進灰塵,可增加體內菌叢,反而增加免疫力。

葉雅馨說,飼養寵物不僅限於狗狗,狗狗精力較旺盛,加上有散步需求,可幫助長輩走出家裡,多與外界接觸,飼養其他的寵物,例如貓、鳥、魚,甚至種樹,都有「療癒能力」。

陪伴病友 延緩失智發生

寵物的療癒能力不只能幫助長輩的身心靈,對於病友們的幫助也很大。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說,北護分院引進寵物治療多年,定時請狗主人帶著自己的狗狗,撫慰病友心靈,對於自閉症、過動症孩童,以及安寧病房的病友們,是非常重要的心靈慰藉,狗狗們天然萌的表情,幫助病友豁然開朗。

另外,過去曾有研究,寵物陪伴失智症患者,可以穩定患者情緒,也能改善社交能力,增加腦部快樂的氛圍,有助於延緩失智症發生。部立桃園醫院於2015年引進寵物治療,讓毛小孩陪伴失智症患者,讓患者幫毛小孩梳毛、摸頭,對毛小孩進行簡單的命令,或拉著毛小孩走一段路等,幫助刺激患者。

醫師提醒

孩子噓寒問暖 寵物無法取代

黃國晉說,有些孩子會認為長輩疼愛毛小孩,等於有「人」陪伴,於是疏於關心,也不回家探視。他強調,對長輩來說,毛小孩絕對不可能勝過自己小孩,寵物的陪伴仍難以完全取代子女,頂多只能彌補子女不在的空檔,子女千萬不能把陪伴的責任統統丟在毛小孩身上,人與人之間仍需要言語關懷,家長見到小孩的滿足感,絕非寵物可取代。

(來源:元氣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