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定义:自我报告经临床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并定期服用抗抑郁药物。
宽泛定义:有临床诊断,使用或不使用抑郁药物。
从原始食材到超加工食品,食物大多经过了化学改性,食材本身的成分被分离重组,一整个面目全非。
咱以薯片为例:最初它是个淳朴的土豆,粉碎研磨后变成土豆粉,跟水、增稠剂、稳定剂等混合,然后高压定型、切成薄片,再经过油炸,最后加入食用香精以及盐糖等调味料。
图片来源:youtube
饮食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复杂且多向性的。我们知道人在情绪低落、压力大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高油高糖的食物。
本质上,它们都是高度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很容易被消化吸收,吃完会让你的血糖飙升,没过多久又快速下降。
为了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身体会分泌反调节激素,比如皮质醇、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3][4]。
皮质醇,正是让我们产生焦虑的「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的上升会明显提升个体所感受到的压力。
而肾上腺素分泌提高,整个人则会进入「战」或「逃」的紧绷状态。
原本它们是在我们熬夜加班、压力爆棚的时候才会释放,而现在大量美味的超加工食品,也成了压力激素的开关,负面情绪的帮凶。
这可真是逮着一波人坑啊……
另外,超加工食品也是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重灾区,大家心里都有数。
但你可能没意识到,除了毁掉身材,这种「三高食物」还可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5]。
一项发表在《转化精神病学》上的研究,系统评估了抑郁症、睡眠障碍、自杀等 8 种主要精神疾病中炎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
44 个炎症相关因子中,有 30 个至少在一种精神疾病中呈现出显著改变[6]。
一些观察性研究也验证了,抑郁症患者在饮食炎症指标上的得分显著较高[7][8]。
在国内,清华公共卫生学院和健康研究所进行了一项更为具体的研究。
5281 名大学生参与试验,报告了自己精神状态,包括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自杀意念,以及奶茶成瘾症状等。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影响因素后,奶茶成瘾程度越高,患抑郁症、焦虑症和自杀倾向也越高[9]。
尽管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最近的实验数据表明,人工甜味剂会引起大脑中的嘌呤能传递,这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10][11]。
另外,最新的研究表明,我们的肠道微生物也会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12]。
超加工食品低纤维、高糖高脂肪、人工甜味剂这三把大刀,可能会导致不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进而把咱的心理健康一顿乱砍。
虽然这些研究多是观察性的,并不能断言超加工食品和抑郁症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但以超加工食品、高糖高热量食物为基础的饮食,可能也意味着一种疲于奔命的生活。
在这样长期的慢性压力中,我们会更倾向于选择不健康的食物,换句话说,这些饮食方式可能是一种间接的警告,其背后的压力才是罪魁祸首。a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