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攝入有害化學物質的小常識

來源:華人工商編輯 時間:05/30/2012 瀏覽: 3474

小劑量但長時間接觸,即使微毒也會變劇毒,吞掉你的健康。從現在起,檢視並改變生活中各種壞習慣,做好每個小動作。

目前已知的化學物質種類高達1100多萬種,即使有許多不屬於急毒性物質,小劑量的微毒長時間經過食物或空氣或接觸吸收,對健康的危害更為嚴重。

不管如何,我們還是可以從生活各個角落採取行動,將危害降到最低。

浴室扔掉空氣芳香劑

不要為了讓浴廁變香而使用空氣芳香劑。空氣芳香劑多為化學合成製劑,拿來定香的鄰苯二甲酸酯則含有塑化劑,也可能摻雜甲醛或苯,有害呼吸、神經系統。

用比較不香的沐浴乳

鄰鄰苯二甲酸酯(DEHP)因為穩定性高,方便定型、維持香氣,所以經常現跡洗面乳、沐浴乳、洗髮精、體香劑、洗衣精、指甲油、妊娠霜、保養品裡面,經由皮膚吸收,長期使用,小劑量也可能變成大危害,建議選擇香味較淡的產品,或以香皂替代

洗頭時多沖洗兩次

為了保持「門面」,不少人出門前多少會抹一點髮膠﹝建議不要使用太濃稠或太香的髮膠,如果工作必須使用較大的量,建議睡前要洗掉,而且至少洗兩遍。

辦公室別讓灰塵堆積在電腦、印表機的電線上包包覆電器用品的電線外皮多為塑膠、橡膠製品,使用一段時間後溫度升高,容易釋放塑化劑,電線上如果有灰塵,粉塵容易吸附塑化劑,再散佈到空氣中,被我們吸入或手碰觸。且散逸濃度會隨著使用電纜線溫度的上升而增加。要經常清理電腦、印表機等電線。

摸完傳真紙要洗手

碰觸傳真紙或自動提款機的收據後,記得洗手,因為紙張表面要常塗上雙酚A,這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即使很低劑量進入體內,長久下來也會引發健康危機。

雙酚A還會影響女性內分泌、生殖能力,男性精蟲異常等問題。

帶不鏽鋼碗筷外出用餐

要外出用餐時記得帶環保碗筷,最好是不鏽鋼材質,因為「所有塑膠的製品都不應該裝或碰觸油脂、熱食,」。

此外,不要使用含有二氧化硫的免洗筷,實驗發現,用免洗筷泡過的水拿來養蝦,兩小時之後蝦子抽搐、一天內就死亡;用燙過免洗筷的熱水,待冷卻後用以養蝦,兩天後蝦子就死了。

這個實驗還發現,如果拿半透明塑膠袋裝熱湯,溶解出來的雙酚A與塑化劑,可以讓蝦子在三天後往生。所以,下回外帶食物時,記得拿不鏽鋼便當盒去裝,或乾脆就在店內吃完。

如果包便當回辦公室,千萬不要直接把紙製便當盒放入微波加熱,因為紙張為了防水,內膜會有一層膠膜,遇熱會溶出塑化劑;同理,紙盒裝的牛奶也一樣,勸你先倒入馬克杯內再加熱。

以玻璃、瓷器、陶杯或不鏽鋼的杯子喝水

美國哈佛醫學院曾做過實驗,一組人給不鏽鋼的瓶子裝冷水,另一組發給使用PC塑膠材質的容器裝冷水,每天喝,一週後,檢測尿液內雙酚A的含量,結果發現,用PC材質容器喝水的人,雙酚A含量明顯高出許多。

這實驗是用冷水,如果是熱水,問題恐怕更大﹝如果是PC材質,容易釋放出雙酚A,如果是PVC材質,遇熱會釋出塑化劑。

不論塑膠容器的瓶底寫幾號,記得,標示出的可耐熱溫度「只表示在這個溫度下不會變形,不表示不會釋放出化學物質,」。同理,塑膠製的保溫杯或便當盒也一樣,不要盛裝熱食,如果非用不可,僅裝冷水或水果就好。

丟掉車內寶特瓶的水

班後開車時,如果車內有還沒喝完的寶特瓶水,千萬不要喝,因為經過陽光曝曬或車內高溫一整天,塑膠瓶內的塑化劑已經徹底溶出。

別讓孩子在塑膠巧拼地墊爬玩

巧拼地墊的材質多為發泡聚苯乙烯(PS)或聚氯乙烯(PVC),含有塑化劑,建議在上面鋪薄棉被或毯子,避免孩子直接接觸;不過,如果是EVA樹脂,屬於泡棉材質,就不會含有塑化劑。

如果孩子在塑膠地墊上爬玩,手裡玩著各種塑膠玩具,記得要常常洗手。另外,也少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減少攝入塑化劑。

用完橡皮擦要洗手

晚上幫孩子看功課時不妨留意一下,不要讓孩子用橡皮擦沾口水,或邊寫功課邊吃東西。因為通常橡膠很硬,必須加高劑量的塑化劑才能讓PVC橡皮擦軟化。並且記得叮嚀孩子寫完功課後以及飯前都要勤洗手。研究發現,因環境荷爾蒙而性早熟的女童讓她們飯前洗手,攝入的DEHP就大為降低。

定期清潔電視線、寬頻網路線

建議多清理電視、電風扇、寬頻網路纜線,為了避免釋放塑化劑,別讓一團團管線上堆滿灰塵,或長時間插電發熱,外出時不妨拔掉插頭,既安全又省電。

木質地板少打臘

讓室內DEHP濃度變高的幫兇之一,竟然包括木質地板,「應該與木頭材質地板的防水層或亮光漆有關,」研究者指出,如果經常打臘,地板灰塵會有比較高的DEHP和BBP(鄰苯二甲酸丁酯苯甲脂)。新家具、新裝潢,注意通風

如果客廳剛裝潢好或購買新的家具,飄出一股刺鼻的味道,建議多打開窗,讓室內通風,或根本就不要買含甲醛的家具,因為很難吹散。合板類的建材內含甲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今年六月,美國衛生部發布最新的致癌物質報告,將甲醛從原先的「合理預期致癌」移升至「已知致癌」類別,氣味強烈的甲醛可能增加罹患咽喉癌、白血病的風險。

如果建築物的通風能力有限,要去除室內甲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種一些植物。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研究,吊蘭、虎皮蘭、孔雀竹芋、非洲茉莉、綠蘿、鴨腳木、散尾葵、紅掌、元寶樹、發財樹這十種植物可將甲醛代謝掉,「放在室內養得愈好,種得愈久,去除甲醛的能力愈佳」專家表示。

餐桌廚房丟掉保鮮膜

從環保署決議兩年後全面禁用保鮮膜就可想像,對人體健康危害不小。

研究發現,保鮮膜經微波加熱後會散逸出大量的DEHP,經採樣發現,微波爐周圍的空氣及粉塵中,含有五種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DBP、BBP、DEP、DOP),這些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飄散在空氣中、冷凝後吸附在物體表面、粉塵微粒也可能污染其他食物。

即使不加熱,以PVC(聚氯乙烯)保鮮膜包覆油質食物(例如肉類、剩菜或起士)時,溶出的DEHP塑化劑含量竟高於歐盟每人每天每公斤可容忍的攝取量(TDI,50微克)。如果不得不使用,「保鮮膜距離食物至少2公分以上」。

最好的做法還是丟了吧,改用盤子覆蓋在容器上,放入冰箱保鮮。

別把剩菜裝入塑膠保鮮盒

該忍痛丟掉的還有塑膠容器,尤其使用過久的保鮮盒。

塑膠容器最怕酸、油和熱。研究發現,塑膠製的便當盒加熱後,釋出的DEHP濃度就會達每日可容忍攝取量的63.1-92.2%。研究還發現,不論哪種塑膠材質的容器,只要裝油脂菜餚,即使不加熱,也會溶出塑化劑。

如果只裝冷食,也要留意保鮮盒的外觀有沒有受損,如果刷洗過度有破損,或經過陽光曝曬或使用過久,都可能跑出塑化劑。

寧可用手吃手扒雞

將常戴塑膠手套吃油膩手扒雞的人,建議下次直接用手還比較安全,至少不會吃到塑化劑。

罐頭內藏的危機

頭罐頭的壞處又添一樁! 研究發現,含有環氧樹脂附膜的罐頭食品,經檢測食物中都有雙酚A。少用速食麵、拉麵內附的油包能不用就不用,油脂容易誘使塑膠包材溶出塑化劑,如果要提味,還不如使用新鮮的食材。

臥室-把送洗回來的衣服請出臥室

從乾洗店拿回來的衣服通常會有一股怪味道,這是因為使用石化乾洗溶劑甚至更毒的四氯乙烯。這些洗劑排入河川不只傷害環境、造成生物毒性、變種,也傷及人體健康,增加致癌風險。衣服以水洗較佳,可選用椰子油或柑橘油成份的天然洗劑。

至於剛買回來的衣服也最好先洗過再穿,因為有些廠商會使用甲醛當做助染劑,甲醛還具有塑形、漂白的功效。並且當你從乾洗店拿回來燙整好的衣服,建議先掛在陽台吹散化學毒氣,不要急著穿或直接放在密閉衣櫃裡。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